白露节气艾灸,润秋燥,防寒凉,重补元养肾!

2018-09-08  来自: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 浏览次数:574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image.png

《黄帝内经》:“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image.png


2018年白露时间:9月8日00:29:37,。

白露到,有许多养生方面的问题要重视,中艾堂和你一起来看一下:


image.png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意思说的都是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很大

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

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


白露,即白色的露珠。根据阴阳五行规律来说,秋季在五行中属金,其色白,所以白主要是指秋季;露则是指“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是指秋季此时阴气在渐渐加重,早晨在路旁的树叶上可以看到露珠。


  有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古语云:“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


白露身不露 着凉易泻肚


白露时节已经是典型的秋季气候了,不少人在这个时候会因饮食不当或外感风寒,而造成急性腹泻。


  由于这种腹泻常常伴随着发烧、水泻(每日大便次数超过2次)、进食减少、体力下降、浑身没劲,以及感冒等症状,因此几天下来,人便会消瘦不少。


  由于这种腹泻的发病原因是中焦受寒,即脾胃受寒引起的,因此预防和治疗首先应避免脾胃受寒凉侵袭。少吃一些苹果,可以止泻,但吃多了或体弱,就有导致腹泻的可能。


  防治脾胃受寒,最为重要的就是腹部的保暖了。白露季节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露背装、露脐装都已不合时宜了。


  特别是老年人,应随外界气温冷暖及时增减衣服,衣服宜选用轻柔、松软、保暖性强的材料。还要注意夜晚保暖,不盖被子或被子过薄,也会引起腹泻。


薄衣御寒有讲究 秋冬不冻头腹足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薄衣御寒”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也就是说秋天不要太快地添加衣服。


  这样,就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所以秋冻要冻得合理、冻得适时、冻得健康。


秋冻要有度


《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又说“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古人并不笼统地主张天热了还要“捂”,天冷了还要“冻”。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添加衣物还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


不冻头腹足


一些身体部位如头、脚、肚脐等应被排除在秋冻之外。中医学有“头为诸阳之汇”之说,就是说人体手、足的阳经都在头部会聚,如果头部被冻住了,体内阳气便容易走散。


  同时中医还认为,“寒”邪是一种阴邪,最易伤人阳气。身上衣服穿得再厚,要是不戴帽子,就像暖水瓶不盖塞子,还是不能有效保暖。因此,在秋天风大、气温下降之际,一定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受风而引发头痛、发热等身体不适。


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传统养生也非常重视“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的理念。


  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秋季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因此,一定要保护好肚脐,防止受寒!


饮食上应多食酸,少食辛。因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宜收不宜散,入秋后要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果蔬,别忘禁寒凉。白露之后,燥邪伤人,易耗人津液,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温热、润燥的食物,少吃寒凉食物,帮助养润胃气。过于寒凉的食物或者生冷、不洁的瓜果,会导致温热内聚、毒滞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疾病。


坚持体育锻炼+肺部保养


许多支气管哮喘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心理紧张,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根据体质适当选择运动方式。


  如每天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经常唱歌也会对此疾病有所控制及预防。唱歌时采用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


        遵循“肺为表,脾为本,肾为根”的治喘理念,利用中医点穴、艾灸、导引等方法,无任何副作用,使患者逐步摆脱药物依赖,最终治愈哮喘。


中医外治法——首选艾灸


  白露晚上秋风带有一分阴寒气,容易感风寒。另外,咳嗽流涕、头痛、鼻咽炎等也是这个节气常犯的疾病。推荐养生操:摩迎香、揉风池、拍云门。一些人往往会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此时用艾灸可以补养肾气。


中医外治法,首选艾灸。艾灸穴位:风门、太渊、关元、足三里。

image.png


image.png

关键词: 宛艾   艾条   艾灸   艾绒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专营 宛艾文化 宛艾产品 宛艾产业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8567280008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汉都商网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