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中医药早介入,宛艾来协助,提高治愈率!

2020-02-21  来自: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 浏览次数:1099

中医药

2月20日下午,“仲景故里”南阳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九场专题新闻发布会。防治瘟疫是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南阳作为医圣故里,中医文化积淀深厚,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的作用备受瞩目。战“疫”时刻,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南阳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中西医协同防治,中医药早介入、早预防,全程参与救治。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协同治疗,疗效显著,全市治愈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中医药

探寻中药良方,助推疫情防治

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中医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南阳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作为《伤寒杂病论》的发源地,南阳中医药的作用发挥如何,备受全市、全省瞩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分别做出了明确指示,充分说明中西医协同防治已形成国家共识,这是继2003年非典疫情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重要作用的进一步体现。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南阳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中西医协同防治,中医药早介入、早预防,全程参与救治。按照省、市要求,整合中医药资源,建立完善中西医协同机制,关口前移,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治疗,探寻中药良方,助推疫情防治。

统筹资源,建立完善中西医协同机制

防治瘟疫是中医药的传统优势。早在疫情防控一开始,市中医药发展局就提出“两个必须”:必须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必须中西医协同形成合力。为此,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迅速建立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1月22日,市中医药发展局下发通知,就新冠肺炎防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1月24日,市中医药发展局和市卫健委联合发文,就统筹全市中医资源、建立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进行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专家组作用;加强定点医院中西医结合救治;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尤其是定点医院的中医药资源配置,做好中药材储备;加强中医机构全员培训指导,做好信息报送和建议反馈等。1月29日、2月2日、2月16日,又三次就中西医协同救治工作下发通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成立高规格的中医药防治领导小组。1月27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了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领导小组,建立了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这在全省地市级是规格zui高的,是第一个由市委常委担任中医药防治领导小组组长的地市。

加强充实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力量。1月23日,我市率先成立了中医防治专家指导组,负责南阳市辖区内中医药预防、救治工作的指导和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并要求各县区成立县级中医防治专家组。根据疫情发展情况,1月28日,又调整充实了中医防治专家组,进一步加强了中医防治专家力量,为疫情防治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

关口前移,积极发挥中医药预防作用

一是制定并发布中医药预防方案。1月28日,市中医防治专家组参照国家、省发布的中医药预防方案,结合南阳地区实际,制定下发了《南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这也是全省第一个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出台的预防措施。我市在省预防方案的基础上,融入了艾预防措施和茶饮方、煎服方,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同时通过各类媒体开展广泛宣传,指导市民做好预防,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广泛宣传疫情中医药科普知识。多策并举,强化宣传,普及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知识。

三是向一线人员和易感高危人群发放中药预防产品。市中医院率先在全市生产发放中药预防制剂1.2万人份。为了迅速扩大中药制剂发放覆盖面,使重点人群及时喝上预防中药,协调宛西制药、福森药业、利欣药业3家药企,按照专家预防处方,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中药预防制剂。目前已免费向医护、公安、交通等一线工作人员和易感高危人群发放中药制剂近10万箱,覆盖40万人群。制定下发了《关于迅速做好艾灸等预防措施的通知》,34家艾草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市场供应。县市区采购艾制品54万元,艾草企业捐赠艾产品186万元。此外,宛西制药捐赠172箱中药制剂,价值50余万元。

通过采取以上预防措施,对做好重点人群预防关口前移,有效降低发病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程参与,发挥中医药协同救治作用

一是调集全市zui优秀的中医专家参与全程救治。为了使新冠肺炎病人能够及时接受中医药诊疗服务,我市调集全市zui优秀的中医专家和中医骨干共118人,全力以赴参与医疗救治。安排专家分包县区、分组进入病区,加强病例会诊,全程参与救治,确保每个定点医院有2名市级中医专家,市县定点收治机构全部配备了1名以上的中医医师,所有定点收治医院和后备医院设置有中药房和煎药室,中药饮片、中成药储备充足,确保新冠肺炎病人全程接受中医药服务。目前,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中医药参与率达到全部。至2月19日,我市中医药参与确诊病例治疗153例,参与疑似病例治疗累计达481例。

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督促全市中医医疗机构进行疫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累计培训1万多人次;督导中医医疗机构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和感染控制,对中医参与定点医院的医疗救治进行了技术指导,确保用得上、用得好。

三是紧急搭建云视频系统。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参与疫情防治,做到反应更快速、指挥更高效,紧急搭建了云视频会议系统。至2月11日,13县市区中医院已全部加入平台搭建和完成调试,并和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各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发热门诊等防控机构联网,进一步提升了防控水平。

四是及时总结诊疗经验。由于南阳的气候特点和武汉市不完全一致,因此发病特征也有别于武汉病人。为此,我市中医专家在疫情防治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诊疗方案,结合南阳地域、气候特点和前期临床实践经验,讨论并及时制定下发了《南阳市新冠肺炎中医药临床诊疗方案(试行)》、《南阳市防治新冠肺炎艾灸处方(试行)》,使中医临床诊疗有了遵循,走在了河南省地市前列。

总体来看,在我市人口基数大、毗邻湖北重灾区的严峻形势下,由于我市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的深度参与、全程参与和及早预防、及早治疗,我市疫情防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全省处于前列。通过中西医协同救治,全市治愈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答记者问文字实录

问:中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到重大作用,南阳作为医圣故里,请问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有何优势?针对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如何?

中医药

市中医防治专家组组长:这次流行的新冠肺炎在中医上属于瘟疫。中医药在与瘟疫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治疗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的治疗不是与病毒的对抗,讲的是“扶正驱邪”,讲的是“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实践证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易感人群服用预防中药后,可以提高正气,增强抗病毒能力,降低发病率;二是轻度的病人经过中医药治疗,能够截断向重症转化;三是重症的病人服用中药,对于稳定病情,防治病情进一步恶化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药有明显疗效。一是对疾病早期,及时中医药干预,可以防止病邪从卫分向气分、营血分传变,在改善症状方面,中药退热咳嗽的效果良好,平稳,不反复;二是对于早期、中期的的患者止咳效果也很好,另外对于出现腹胀、纳差、恶心及出现焦虑、烦躁等病人,服用中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三是对高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特别重症患者,中医扶正祛邪,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明显。比如我市98岁高龄新冠肺炎患者,在入院时存在高龄、老年痴呆、长期卧床、重度营养不良、不配合治疗等困难,历经反复发热、呼吸困难加重、心力衰竭、胸腔积液等多种险情, 中医药治疗在第一时间并全程参与,早期应用小柴胡汤加减遏制住早期发热症状,通过精心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呼吸困难等症状逐渐稳定,后期出现纳差、腹胀,辨证施于六君子汤加减,明显改善。2月14日,患者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成功治愈,这也是目前全国治愈的zui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这个病例,证明了中医的疗效,证明了中西协同救治方针的正确和重要性。

问:刚才刘局长提到南阳中医药全程参与病人救治,那么,我市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以确保中医药能够全程参与救治的?

中医药

市中医药发展局副调研员:为了确保中医药全程参与救治,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专家分组进入病区参与救治。1月29日,市中医药发展局将防治专家组成员分成14个小组,分组支援全市各级新冠肺炎定点收治机构。各专家小组迅速行动,立即与定点收治机构救治负责人联系,有条件的,进入病区现场进行会诊指导;条件所限,无法近距离查看病人的,与定点医院参与治疗的中医师电话、微信视频沟通,了解病人详细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中医药治疗方案,让患者尽快接受中医药治疗,并能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二是加强病例会诊。对重症病人每天进行一次现场或电话会诊,普通病人每周进行2-3次。与省级远程会诊,建立救治专家组微信群,定期上报会诊进展。专家组长定期组织会商,研讨完善治疗方案。截止目前,中医防治专家组累计会诊普通确诊病人642人次;会诊重症确诊病人160人次;会诊疑似病例465人次;审查指导开具中医处方1103张。

三是加强中医救治力量。2月3日,我市派出11名中医专家参加市级专家队,支援11个县(市)定点收治机构,确保每个定点收治机构有2名市级中医专家。全市各级定点收治机构全部配备了1名以上的中医医师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全市定点救治机构一共配备(储备)中医医师118人。

四是加强督导指导。先后组织6个督导组,对全市新冠肺炎中西医协同救治情况和中医院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现场对各县区中医院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反馈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中医药专家对县级定点医院收治的确诊及疑似病例进行现场指导。

问:现在不少群众希望使用中医药进行预防,但网上中药预防处方版本较多,请问南阳市本地居民如何选择预防处方,如何使用?

市中医防治专家组组长:

中医讲“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说防病于未然,重视预防,防止疾病发生。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有关省、市分别发布了预防处方,这些处方的基础理论、基本方药大体相同,同时又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优化和方药加减。就南阳而言,我市的地域和气候特点与其他省市有所差别,所以,广大居民不要盲目的照搬外地预防处方来使用。1月28日,我市发布了《南阳市新冠肺中医药预防方案》,这是根据此次疫情的特点、南阳的地域和气候特点、发病特征专门制定的,是南阳中医专家组集体智慧的结晶,相对而言峺 符合南阳实际。因此,建议广大居民使用我市公布的处方来预防。

我市的预防处方按照寒热体质进行分型,便于使用,广大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偏热体质者,一般表现为口渴喜饮、口干口苦、嗓子疼、大便干、小便偏黄;偏寒体质者,一般表现为怕冷、手脚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依据这两种体质不同,我们向群众推荐了茶饮方和煎服方。同时,也提出艾熏和艾灸的传统预防方法。这些贯穿人们行、坐、住、卧、精神情志等各方面的预防措施,若能身体力行,对于提高人体正气,防止病邪侵袭当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问:根据我市中医药协同防治的情况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那么,下一步,关于中西医协同救治我市有哪些打算?

市中医药发展局副调研员:今后的救治任务仍然较重。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巩固成绩,总结经验,继续做好救治工作。具体来说,一是根据前期临床实践经验,加强对前期临床病例的收集总结、提炼,根据国家下发的zui新诊疗方案,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优化中医诊疗方案,不断提升我市中医药防治能力;二是加强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后期跟踪随访,积极为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提供中医药服务。三是加强县级定点救治机构和发热门诊中医师培训,提高防护水平和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中医医师配备,对非新冠肺炎的其他发热病人和肺炎患者也积极提供中医药服务。总之,我们信心有能力发挥好中医药特色优势,使住院患者更快更好痊愈,为疫情防治做出中医药应有的贡献!

问:南阳艾草资源丰富,是全国zui大的艾产品基地。请谈一下怎样使用艾草产品来防治新冠肺炎?

中医药

南阳医专针灸骨伤系教授、主任医师、市中医防治专家组成员此次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瘟病范畴,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也就是正气不足的人群。艾灸zui能补人体之阳气。艾灸过程中,能释放大量阳气被人体吸收,循经走络,直达病灶,以有效祛除寒湿邪气,提升正气。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艾灸疗法是一个非常好的扶正气的方法。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分期分型,结合南阳病人的发病特点,我们市中医专家组有关专家制定了相关的艾灸治疗方案,推荐临床使用,zui大限度发挥艾灸疗法在新冠肺炎各个阶段的防治作用;对于居家未感染人群和新冠肺炎出院后的康复期,艾灸都有扶正抗邪、促进康复的作用。此疗法简便易学,很好操作,广大居民可以参照我市制作发布的艾灸短视频,自行学习,居家艾灸。

另外,可以用熏燃艾条来预防。艾烟防瘟疫在我国由来已久,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在他的《肘后备急方》中就介绍了用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的方法。艾叶熏燃具有温经散寒,除湿杀虫的功效。这里推荐一个室内熏燃艾条的方法:在6至10平方米的房间,燃艾条一根,可加少许中药苍术,艾条熏完后保持房间密闭,一小时后再通风,熏燃过程人员zui好离开,以避免艾烟浓度过大引起喉部不适,这样可有效预防病毒传播。

关键词: 中医药   宛艾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专营 宛艾文化 宛艾产品 宛艾产业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8567280008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汉都商网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