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三伏,冬有三九!中医艾灸教你三九养生!

2019-12-18  来自: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 浏览次数:881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这是三九天艾灸的理论。三九天在相应的穴位或患处施灸,能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效果。三九天艾灸是对三伏天艾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阳补虚疗法。

一、三九时间表

一九:冬至算起第一个九天,也是一阳出生之时,今年的一九时间是12月22日~12月30日:天道之阳开始形成,有了生命迹象产生的时候。

二九:冬至后的第二个九天,是二阳出生的意思,今年的二九时间是12月31日~2018年1月8日:天道之阳开始成形,生命开始孕育。

三九: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是三阳出生的意思,今年的三九时间是2018年1月9日~1月17日。三阳开泰,万物成形,天道之阳开始运行,万物有了生机。万物得到天之阳气,开始生命活动,开始了“生、长、收、藏”的生命循环轮回过程。

引灸:12月13日~12月21日(好比前面的开路方,打通进补的通道。

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12月31日~1月8日

三九:1月9日~1月17日

加强灸:1月18日~1月27日

二、三伏与三九相得益彰

夏天若阳气不足,一到冬天,天气寒冷更容易造成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三伏”和“三九”作为一年中zui热和zui冷的时令,是人体功能zui易受干扰的时段。也是zui适宜于调整人体功能的时机。因而,抓住一年中这两次改善体质的机会,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冬春季多发疾病,这就是夏病冬防的意义。

夏天,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通过秋天的收敛已经开始逐步往体内积累。三九天这段时间正是能量积累、封藏得zui充足的时候。大寒以后这个热量又开始慢慢的向外疏散,所以这时进行三九灸就有利于帮助机体储藏更多更充足的能量。

三、三九灸的艾灸穴位

大椎:诸阳之会:督脉、手足三阳经之会,艾灸大椎能激发诸阳经之气,通阳活络。

脾俞:健脾益气,补中和胃。

肾俞:补益肾阴肾阳,益肾滋阴,增液润燥。

中脘:健运脾胃,益气养血,理气消滞。

神阙:回阳益气,助阳气之升发,宣通血脉。

气海、关元:为任脉要穴,位于丹田部位,主一身之气,艾灸可益气温补元阳。

足三里:保健要穴,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扶正培元。

三阴交:健脾、补肝、益肾,阴阳双补。

涌泉:肾经之起点穴,益肾养阳。


关键词: 三九时间   艾灸穴位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专营 宛艾文化 宛艾产品 宛艾产业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8567280008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汉都商网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